2月5日,全國港口行業單次并網容量最大的分散式風力發電系統在天津港正式投入運行,這標志著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在天津港北疆、東疆和南疆港區全面鋪開,天津港集團在提升能源保障能力,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近年來,天津港集團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視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堅持生產經營和節能降碳齊抓共管,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納入天津港發展各領域,不斷加快能源結構清潔化轉型。2021年12月,全球首個零碳碼頭智慧綠色能源系統一期在天津港順利并網發電,2022年發電量超過200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萬噸,為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提供了充足的綠色能源。2022年12月,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綠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二期15兆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投入運行,年綠電發電能力超350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萬噸,綠電產能覆蓋天津港北疆港區多家碼頭用電需求,助力天津港滾裝碼頭、環球滾裝碼頭、海嘉碼頭等三家滾裝碼頭獲得“碳中和”評價。2023年2月,天津港東疆港區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3臺總裝機容量達15兆瓦的分散式風電機組和0.4兆瓦分布式光伏“風光一體化”綠色能源供應系統并網發電,年發綠電能力達360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萬噸,成功助力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成為全國港口首個獲評“五星級綠色港口”的傳統集裝箱碼頭,助力東疆港區邁出“低碳港區”建設第一步,為世界港口全面綠色轉型豎起新標桿。
天津港南疆港區以煤炭、礦石、石油及制品等大宗散貨的中轉運輸為主,用電量占全港用電量50%以上。此次成功并網的天津港南疆港區風力發電系統由5臺單機容量5MW的風電機組構成,年發電量預計達到5500萬千瓦時,約占南疆港區使用電量的20%,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6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360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680噸。項目并網發電后,天津港新能源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達到68兆瓦,具備年發綠電能力近1.5億千瓦時。
下一步,天津港集團將不斷拓展綠電應用場景,繼續深入挖掘以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為主的分布式綠色能源供應系統開發潛力,同時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新型智慧能源系統,統一可再生能源生產、輸送、消費和管理的各環節,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開發和最優利用,穩步推進“低碳港區”“低碳港口”建設,努力將天津港打造成為我國港口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的示范性港口。
今年春運自1月26日開始,3月5日結束,為期40天。據了解,春運期間天津港集團預計接卸船舶1200余艘次,其中包括200余艘次重點民生物資運輸船舶和9艘次國際郵輪。天津港集團充分發揮港口在保障社會平穩、供應鏈暢通中的“排頭兵”作用,全面啟動港口春運保障工作,成立春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專項工作方案,落實調度組織、客戶服務、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舉措。
科學統籌、精心組織,打造暢通高效春運
天津港集團精準研判春運期間港口生產形勢,動態掌握春運期間重點船貨到港情況,科學合理制定生產作業計劃,全面做好人員、場地、設備、引航、拖輪等生產資源保障,優化資源配置,統籌高效使用,全力以赴保障春運期間港口運轉暢通高效,重點物資貨暢其流。
服務至上、多措并舉,打造溫馨便捷春運
天津港集團多措并舉提高服務質量,不間斷提供7×24小時港口業務線上受理、支付、查詢等便捷服務,保持400-022-0000等服務熱線24小時暢通,隨時為客戶提供優質港口服務。針對春運期間客運服務特點,全力做好候船大廳設施設備、環境衛生的維護檢查,營造干凈舒適安全的候船環境;適時增設服務窗口和人員,優化旅客服務流程,減少旅客各環節等待時間,為廣大旅客營造溫馨、便捷、祥和的港口服務氛圍。
安全為先、強化管理,打造平安綠色春運
天津港集團進一步加強安全環保管理,針對春運期間港口生產及氣候特點,全面強化思想意識,落實管理措施,夯實主體責任;圍繞季節性安全環保重點,細化落實冬季“七防”各項舉措;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應急演練,有效防范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做好作業現場的清掃、除塵、苫蓋工作,加大貨場內道路掃保清潔頻次和力度,全力保障春運期間港口安全環保形勢穩定。
1月17日凌晨,隨著首船2500余噸智利車厘子通過海運直達天津港,在天津東疆海關監管下,以最快接卸效率、最優通關流程、最短配送時間,陸續送達京津冀地區各大水果市場,標志著京津冀首條南美車厘子直航快線——“智利—天津車厘子直航快線”成功開通。本月還將有兩船共5800余噸智利車厘子以及南美特色應季產品抵達天津港,滿足京津冀及北方地區市民對進口水果的消費需求。
在上午舉行的首發儀式上,智利駐華大使毛里西奧·烏爾塔多,智利駐華使館商務參贊娜塔,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天津市副市長謝元,天津市交通運輸委主任王志楠,天津市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李建,市對外友協副會長黃春艷,天津海關副關長王利兵,天津出入境邊檢總站副總站長楊俊平,天津海事局副局長柴進柱,智利水果出口商協會主席伊萬·馬蘭比奧,以星綜合航運(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華向前,天津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副總裁劉慶順出席活動。毛里西奧·烏爾塔多、單澤峰、伊萬·馬蘭比奧、褚斌致辭。
智利—天津車厘子直航快線的開通,是落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和智利雙方簽署的有關經濟交流合作協議相關內容的重大進展,將進一步助推兩國經貿合作不斷深入。這是天津港集團貫徹落實天津“十項行動”、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對積極拓展冷鏈物流市場,吸引南美出口貨源聚集,加快建設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具有重大意義。
智利—天津車厘子直航快線的開通,將為京津冀及北方地區構筑起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進口水果物流通道,全面優化中國北方進口水果的物流布局,助力提升進口水果供應鏈韌性、保鮮性和安全性,深度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力保障京津冀及北方地區精品水果供給。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進口水果需求持續增長,伴隨RCEP協議生效實施、“一帶一路”朋友圈的不斷擴大,國際市場大批特色水果進入中國。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水果進口總量為771.55萬噸、進口金額為145.44億美元。車厘子在主要進口水果品類中進口金額排名前三,其中90%以上來自智利。
由于智利進口車厘子單品貨值高、運距跨越20000公里、進口冷箱保鮮要求高等因素,“車厘子直航物流”被全球公認為標桿性物流項目,極其考驗口岸通關便利性和港口集成化管理水平,目前國內具備接卸能力的港口主要為廣州和上海。此次天津車厘子快線開通后,與之前相比,每柜車厘子的平均物流配送時間將縮短30個小時,全程物流成本降低約30%。
天津港作為中國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地處北方消費市場核心區域,背靠京津冀地區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1億多人口的巨大消費群體,水果類消費量占全國總量的12%,是陸上運距最短、直通北方水果市場的最快通道。在《天津市促進港產城高質量融合發展政策措施》等多項政策措施的支持引導下,天津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整體通關效率、冷鏈物流查驗效率已達較高水準。天津港硬件設備、物流操作綜合實力突出,擁有豐富的進口冷鏈物流作業經驗。
為加快開通天津車厘子快線,拓展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服務功能,2023年4月以來,天津港集團與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共同組織工作專班,加大市場開發推介,邀請智利水果出口商協會到東疆實地考察,走訪國內外多家大型水果貿易商,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及單位,全方位調動東疆物流運輸體系,創新通關貿易模式,為航線培育打下堅實基礎。
為保障車厘子快線船舶快進快靠,天津海事局優先安排船舶進港動態,開辟船舶進出口岸審批“綠色通道”快辦快結,充分運用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和“陸海空天”一體化立體巡航體系,強化對船舶全過程動態跟蹤,助力車厘子船舶“快進快作,即卸即開”。
為全力保障進口車厘子新鮮上市,天津海關開通鮮活易腐農產品海關綠色通道,提供“提前申報”“船邊直提”“兩段準入”等便利措施和通關全鏈條“一站式”服務,同時應用口岸智慧管控系統,與碼頭作業系統自動關聯、及時比對,以智慧口岸建設保障港口集疏運效率。
天津港集團與各口岸單位通力協作,針對首航船舶采取“五保五即”措施,充分發揮“雙直”“三零”“零待時”等服務舉措的比較優勢,全方位提升各環節物流速度,實現單箱車厘子碼頭作業時間壓縮至20分鐘以內,單箱查驗時間不超過30分鐘,最快5小時內到達京津冀地區主要水果市場,以最高效的作業與最細致的服務,為進口車厘子“搶鮮”護航。
為更好促進智利水果產業與中國華北地區的水果貿易物流合作,1月17日,天津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與智利水果出口商協會、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商務促進局、北京新發地市場簽署合作備忘錄,中國天津外輪代理有限公司與國內外車厘子進出口商和合作方代表簽署業務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水果供應鏈。天津港集團將以車厘子快線為支點,積極推動特色水果入境,發揮“港口+物流”集聚效應,吸引更多水果供應鏈貿易商落戶天津,加快推動“貨物通道”升級為“經濟走廊”、“通道經濟”升級為“港口經濟”。
未來,天津港集團將緊抓“一帶一路”、RCEP等機遇,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天津市“十項行動”,努力將天津港打造成為北方高端果蔬進出口樞紐港,為港產城融合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引擎,以“港口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助力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為助推天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和港口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1月12日,雄安綜合保稅區(一期)順利通過國家聯合驗收組驗收并揭牌,天津港集團等10家企業單位與雄安自貿試驗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天津港雄安新區服務中心首批入駐雄安綜合保稅區。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焦廣軍參加簽約儀式。
雄安綜合保稅區定位于打造京津冀對外開放的新窗口、雄安新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雄安片區創新發展的新高地、綜合保稅區新時代創新發展的全國樣板。雄安綜合保稅區位于雄縣朱各莊鎮東側,規劃面積0.63平方公里,分為海關配套功能區、查驗監管區、檢疫處理區、保稅物流區、跨境電商功能區、保稅檢測及維修區和綜合產業區等7個功能區,分兩期建設,一期規劃面積約0.42平方公里。
天津港雄安新區服務中心設立于2019年8月,是天津港集團積極落實雄安新區戰略定位,主動靠前站位,前置港口服務的重要舉措。自服務中心設立以來,天津港集團積極對接雄安新區各級政府及企業單位,持續拓展服務合作,為雄安新區及周邊企業提供高效、便捷、可靠的港口和物流服務保障,成為天津港服務雄安新區的重要窗口。依托服務中心的服務輻射作用,2023年天津港雄安新區綠色通道操作量超1.1萬標準箱,進一步夯實天津港作為雄安新區出海口的功能定位。
作為雄安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雄安綜合保稅區將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標準高質量推動雄安新區建設,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天津港雄安新區服務中心入駐雄安綜保區,將充分利用“雄安新區+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合保稅區”四區疊加的政策優勢,進一步擴展服務輻射覆蓋面,讓企業享受天津港的北方航運樞紐便利,讓“保稅+港口”功能更好服務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
日前,天津港集團正式獲得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批復,將港口自動駕駛示范區(一期)區域拓展至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以此為標志,天津港集團在水平運輸智能化提升這一關鍵技術研發上進一步提檔加速,將對傳統碼頭全流程改造方案的應用和推廣具有深遠意義。
2023年12月,天津港港口自動駕駛示范區(一期)建設區域成功通過驗收。該示范區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碼頭作業,在提升作業效率、降低作業能耗、節省作業成本等方面效果顯著。示范區面向港口水平運輸作業場景,集成了自動駕駛車輛應用規模、碼頭設備自動化改造、配套系統平臺搭建、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體系建立等多個環節。在此基礎上,天津港集團于2023年底申請拓展港口自動駕駛示范區(一期)建設區域至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并成功獲得批復。
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為傳統集裝箱碼頭,擁有專業集裝箱泊位3個,采用滿堂式布置,配備岸橋11臺,場橋37臺。碼頭岸線長1100米,具備全天候接卸20萬噸級集裝箱船舶的能力。港口自動駕駛示范區(一期)拓展區將率先對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N9泊位、01D-06D堆場進行改造,以實現一個泊位的全流程自動化作業。示范區拓展區的建設將對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的作業工藝流程和配套設施等進行重新規劃,研究基于單小車遠控岸橋+自動化四繩輪胎式場橋+水平運輸機器人(ART)的全流程自動化作業工藝,以及充電區、PB緩沖區、解鎖站布置工藝,滿足全流程自動化作業的全部應用場景,并積極探索有限混行場景應用,最終形成內外集卡安全行駛、車路友好交互,以及適合自動駕駛水平運輸設備安全運行的作業環境。同時,通過迭代優化自動駕駛水平運輸設備技術,使其逐步適應傳統集裝箱碼頭作業全場景、全鏈條、全周期,構建自動駕駛水平運輸設備應用新生態。
下一步,天津港集團將深度聚焦港口自動駕駛的可落地應用場景,逐步完善融合自動駕駛的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5G+移動通信網絡、云控平臺等在港口的部署,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切實提高港口的生產作業水平,助推天津港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為助力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貢獻“津港智慧”,為世界港口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提供作業效率最優的“中國方案”,為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和交通強國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